欢迎访问 合作社宣传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抓产业 促增收 各地乡村振兴“多点开花”

抓产业 促增收 各地乡村振兴“多点开花”

发布时间:2023-11-23作者:admin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眼下,各地正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全面乡村振兴。 

  

  在万州区龙驹镇梧桐村芦花鸡生态养殖基地内,新建的芦花鸡散养棚有序分布,一个惠及数千农户的生态养殖产业正加速崛起。

  鲁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向光斌告诉记者,龙驹山地芦花鸡是生产繁育,包括宰杀、深加工等,做成一个完全的产业链。

  龙驹镇曾是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如今,通过鲁渝协作发展芦花鸡产业,当地芦花鸡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

  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魏昌彦表示,万州芦花鸡已经建成2000亩的数字化示范基地,并达到了年出栏500万只鸡苗的规模,带动了20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我以前做砖工,一年4到5万元,现在我喂鸡,一年有10来万。”万州区龙驹镇梧桐村养殖户蒲东兵说。

  产业孕育希望。在奉节县甲高镇,3.5万亩油橄榄迎来大丰收。为拓宽销路,当地建设了全系统加工厂房,实现油橄榄鲜果就地加工,带动全镇4000余户农户增收。

  奉节县甲高镇光明村油橄榄种植大户张千万介绍,全村基本上都是流转过来种油橄榄的,而且每一家至少都是80吨以上。

  绿色能源也在为特色产业助力。在黔江区鹅池镇,一块块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大山深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家电网。光伏板下,今年最后一季桑蚕正在上簇结茧。这是当地新建成的两座光伏养蚕大棚,通过在蚕棚上建光伏发电站,实现了养蚕、发电双增收。

  黔江区鹅池镇人大主席谢康透露,两座蚕棚的年均光照达到1200多个小时,每年发电收入保底有8万元左右。

  黔江区鹅池镇蚕茧站站长张治岩说,光伏发电站为他们节省了13万蚕棚建设资金,两座蚕棚每年能放养蚕种120多张,光是养蚕收入就接近24万元。

  

  (第1眼-重庆广电综合报道)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311/t20231121_125870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项目网站简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宣传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合作社宣传网 hzs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46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