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宣传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资讯 > 新华社丨重庆发布种子违法十大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新华社丨重庆发布种子违法十大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07-23作者:admin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7月20日电 为规范种业市场,严厉打击种子违法行为,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近期发布了种子违法十大行政处罚典型案例,这既有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案例,也有假冒授权品种、销售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种子等案例,以达到以案明理、以案示警的作用。

  这10大典型案例中,包括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假冒授权品种的案例。其中,2020年11月,璧山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接到举报,当事人重庆某公司涉嫌侵犯“中柑所5号”植物新品种权,经对当事人品种示范园和育苗基地的柑桔(树)苗16017株进行品种真实性检验,检验判定为极近似或相同品种,同时当事人不能提供“中柑所5号”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许可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相关规定,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责令当事人停止侵权行为,并作出没收“中柑所5号”繁殖材料16017株,处罚款10万元的处罚决定。

  10大典型案例中也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2022年2月,永川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当事人经营的某品种玉米杂交种子进行真实性检测,该品种真实性检验结论为不同,经立案,执法人员对当事人经营该品种玉米杂交种子的事实进行了调查取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相关规定,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经营该玉米杂交种子,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处罚款18000元的行政处罚。

  重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常态化重点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违法行为,今年以来,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严厉打击品种套牌侵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根据违法线索组织相关区县已立案查处20件,共计没收涉案种子331.5公斤,处罚没款52.75万元。

  据了解,在此次发布的10大典型案例中,重庆各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还查处了销售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种子、种子标签不符合规定、无证调运或证物不符调运应施检疫的种子等案例。

  来源:新华社 2022年7月20日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zwdt/202207/t20220721_109409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项目网站简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宣传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合作社宣传网 hzs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46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473360892